会议现场
(本网讯)日前,妈祖“三十六次褒封”圣像绘图创作研讨会在莆田举行,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、莆田学院、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、莆田妈祖文化研究院、《中华妈祖》杂志社、德化恒丰佳创有限公司等机构及相关专家学者近20人参加。
研讨会围绕妈祖从夫人、妃、天妃到天后的36次褒封,其历史发展过程,以及受褒封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全面的梳理。与会者认为,要对这三十六次受褒封的妈祖,用美术绘画的形式进行塑造创作,就必须从动态、脸谱、服饰、法器等方面,完整、客观、系统、艺术地进行展现,绘出妈祖各个时期的光辉形象。
众所周知,妈祖诞生于宋代建隆元年(960),因抢救海难而献身,当地乡亲以传统方式进行纪念,演绎出最初的妈祖庙来进行奉祀。历经宋元明清,朝廷还不断加以褒封,封号从夫人、妃、天妃至天后,形成了一个广泛妈祖文化现象,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随着华侨华人对外拓展,妈祖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。目前,世界有46个国家和地区有妈祖文化事象。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妈祖信俗列入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,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。
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,妈祖历代褒封,以绘画的人物形象问世,是一项创新宣传妈祖文化的艺术再创作,这是一项系统工程,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。它将在更大范围,立体形象地弘扬妈祖立德、行善、大爱精神,成为妈祖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,为妈祖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写下重要一笔。
会议还认真研讨了:“妈祖世界·瓷行天下”——中华妈祖文化与德化陶瓷文化“10个100”传播工程实施方案中,各个100的不同的“妈祖形象”塑像。
(责任编辑 艾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