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路上架起拖车棒的小车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(资料图片)
4月21日,《2100公里的礼物:6岁小女孩的丝路梦》英文版新书发表会在台北市举行。书中讲述的是台湾地区女孩陈萱在6岁那年的暑假与父母一起骑行丝绸之路的故事。虽然时间已过去8年,但对于那段经历,陈萱记忆犹新。这8年里,陈萱利用假期,继续着自己的骑行之旅,她用车轮丈量了亚洲、美洲、非洲的许多土地,见识过许多同龄孩子未曾经历的风景,对于骑行的意义有了自己的理解。
一路西行 为了见孙悟空
陈萱的爸爸陈守忠是一名骑行爱好者。1998年至1999年,陈守忠花了400多天时间,途经20多个国家,骑行了两万多公里,完成单车环球一圈的壮举。在父亲的影响下,陈萱很早就开始接触骑行。
“我5岁多就开始骑单车了,但从没想过要骑车去旅行。”陈萱透露,因为怕累,得知父亲要带她去骑行丝路时,她一开始是拒绝的。
最终让她踏上丝路之旅的,是经典著作《西游记》。陈萱从小就喜欢读《西游记》,她的偶像是孙悟空。“想不想见孙悟空?想不想去看看火焰山?要不要走一走西天取经的路?”陈守忠借着女儿的偶像,将女儿给劝上了路。
2009年7月9日,陈萱和父母从西安出发,一路西行,开始沿丝绸之路骑行。他们穿越黄土高原、河西走廊,于9月10日到达吐鲁番。那年,6岁的陈萱创下全球最小年龄骑单车游丝路的纪录。
这次丝路之旅,让陈萱开心不已。“骑行的路上,我感觉自己是一个大明星,好多人帮我拍照,为我加油,还请我吃各种好吃的东西。”陈萱说,在吐鲁番火焰山下,她看到了孙悟空的雕像,“那是骑行的终点,我终于见到了我的偶像,那时我觉得自己真是太幸福了”。
爱上骑行 看不同的风景
这次丝路骑行之旅,让陈萱爱上了骑行。学校放假时,她就去不同的地方骑行,看不同的风景,体会不同的风土人情。
此后,8岁的陈萱到尼泊尔喜马拉雅山区骑行;9岁时在马来西亚骑行,登顶沙巴东南亚最高峰;11岁单车横穿美国;13岁到非洲骑行,成功登顶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;去年又骑单车横穿中亚丝路。
尽管到过不少地方,但陈萱至今仍觉得,6岁时的丝路之行给自己的印象最深。“当时我在西安看秦陵、兵马俑,觉得一个一个石像,样子很可爱,后来在课本上学到秦代的历史,才知道我们的祖先太厉害了。”陈萱说,以大陆为起点的丝路之行,让她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“那时所见的历史古迹,尤其是大陆的历史古迹,不仅对后来的课程学习有帮助,也成为我生命中一段美好的记忆。”陈萱希望有机会可以再沿丝路骑行,再近距离看一看那些古迹,或许随着知识、阅历的增长,会有不一样的感受。
挑战自我 通往更远的路
骑行对于陈萱来说,不仅仅只是一项运动那么简单。
“骑行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坚持,为什么要坚持。”陈萱告诉记者,丝路之行到达新疆时,天气很热,她想过要放弃,但父亲及其他旅人的鼓励,让她坚持了下来。
在母亲吴翠华眼里,骑行给女儿带来的变化十分明显。陈萱变得跟同龄女孩有点不一样:对化妆品和漂亮衣服的兴趣远不如运动。高个头、黝黑的皮肤、开朗的笑容,是陈萱给人们的第一印象;深入交流下去,人们会发现,这个小女孩不一般,她乐于挑战自我、超越自我,内心丰富而坚强。
“那么远的距离都挺过来了,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?”陈萱说,每当学习、生活中遇到困难,她想起骑行过程中的种种经历,便觉得只是小菜一碟。
陈萱今年已经14岁,目前就读于台湾桃园市大华中学二年级。今年暑假,陈萱计划与父亲一起穿越欧洲。“穿越欧洲之后,我也相当于完成骑单车环球一圈啦!”陈萱说。
(责任编辑 江伟)